close

伍佰》迷惘的話,探索城市吧

出處:《30》雜誌 2015年1月號 第125期

「寬宏大量的忽必烈汗啊,無論我怎樣描述采拉這個有許多巍峨碉堡的城,都是徒勞無功的。」──卡爾維諾《看不見的城市》

 

 

     一面塗鴉的牆不是牆,是寂寞的臉孔。

 

     一隻吃繩子的牛不是牛,是憨傻的人們正堅持著夢想。

 

     一座城市不是城,而是生活在此的我,還有我的視線。

 

     聽伍佰描述台北,會令人想到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筆下的《看不見的城市》。小說中,馬可波羅向忽必烈汗敘述旅途上遇見的城市,裡頭的一磚一瓦、市集、牛羊、說著奇特語言的人們,再怎麼細膩精彩,最終都只在說者的腦海、聽者的想像裡,無從考證,卻無限延伸。

 

     這麼說或許又讓人誤會,以為伍佰鏡頭下的台北是美麗而奇幻的。其實恰好相反,若非仔細辨識,多數照片看上去都是平凡無奇的街道、巷弄、樹蔭;就連莫文蔚、劉若英、李宗盛這些閃閃發光的大明星,到了他的黑白影像裡,也都回歸最自在而自然的樣貌,喀嚓彈指,透過伍佰的眼光留下永恆。

 

     伍佰說,這些畫面不是台北,是他的生活。8年來,他用相機捕捉到的並非這座城的樣貌,而是周遭人、事、物面對他所反映出的自己。於是,騎樓下的牆是寂寞的、巷弄間的招牌是討生活的、麥克風與鎂光燈是刺眼的...從一萬多個瞬間細細精選排列的400格框框,拼湊出的其實是伍佰的生命故事。

 

■我就是音樂,我就是相機

     為了如實呈現生活,伍佰挑選作品最先捨棄的,就是「美」這件事。

 

     有一次,他在機場遇見許茹芸和張韶涵。身穿毛皮大衣、 戴著墨鏡的大明星,在伍佰眼前,也只是兩個笑得靦腆的女孩。在往來人潮之中,他便捕捉下這個畫面。隨後兩人站定,他又拍了一張清晰的、完美的照片;而即使兩者動作差別不大,伍佰在挑選作品時,也寧可選擇晃動、模糊的第一個瞬間。

 

     「我不要它完美,我要它有生命。」伍佰說,一張照片應該是有生命的、流動的,對他而言才有意義。又好比,他在車流往來的馬路中央拍下一個倒放的立牌,沒有人知道下一秒它將被帶走、被車撞或是被重新扶起,伍佰卻喜歡它呈現「沒有結局的感覺」;被拍攝的對象在快門瞬間與伍佰產生連結,透過相機,把他當下的眼光、感受,全部定格記錄下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ilot500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